作品

文心数经典 才华竞峥嵘——李冰书法艺术赏析

来源:高校书法网 发布时间:2021/03/20 20:42:19


     峥 嵘

— — 李冰书法艺术赏析

李岩选

     


别署忻园、步云簃主人、牧云轩等,辽宁阜新人。

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硬笔委委员,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大书法》丛书副主编, 香港大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钢笔书法》杂志顾问,辽宁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大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政协大连市第11、12、13 届委员、政协大连市沙河口区第6、7、8 届委员。香港硬笔书法艺术协会艺术顾问、香港书法协会艺术顾问、香港硬笔书艺会艺术顾问、香港女书法家协会荣誉会长、韩国碑林博物馆名誉副理事长。

受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级研修班导师、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兼职教授、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荣誉教授、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连续当选 2012 年、2013 年中国硬笔书坛年度影响力人物,当选2015 年《中国大书法》年度人物。作品在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被中央军委、国家体育场(鸟巢)、全国人大图书馆、辽宁美术馆、韩国碑林博物馆、香港大学等收藏。书法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以及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前总理李寿成,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参议院前议长江田五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等国内外许多政要。编著有《杨仁恺谈书法鉴定》《硬笔行书元曲名篇》《实用楷书硬笔书写》《硬笔书法 100 问》等。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单就书法而言,数千年来,也是人才辈出,经典叠现。时至今日,走进大书法的新时代,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老凤新雏,各领风骚。李冰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弘扬中华文化,践行大书法”的引领者,一位守正创新、开宗立派的佼佼者。

一、会古通今  传承有道

大凡从艺研书者都能明白,天才在于勤奋,艺术在于传承。而对于书法艺术而言,始于摹拟,终于变化,师古化我,守正创新则是唯一正确的成功之路。研习书法由低到高的进程是:技——法——道。技,即书写的能力与技巧;法,则是书体的法度与法则;道,则是在掌握了技巧与法度基础上的化古为我,书入我神的融合,是水到渠成、从心所欲的变化,是无法有法、有法无法的创新,是我中有书、书中有我、人书合一的最高境界。李冰先生正是践行了这样的成功之路。

   

首先,李冰的书法根基正,底蕴深。“正”从何来? 从古法中来,

从经典中来,也就是师出有名,传承有道。“深”何以见?内涵深远、耐人寻味,也就是会古通今,深得其妙。且看李冰先生书辛弃疾《清平乐》三首,以其中“连云松竹”为例,此作笔法娴熟,抑扬顿挫,提按分明;结字奇逸,端庄秀美,仪态万方;章法合理、起止有序,雅趣横生。正所谓一纸书卷气,满堂琴瑟声。

再看他这横幅行草书,是书写了明代汤显祖《青阳道中》一诗:“溪山云影杏花飘,衫袖凌风洒色消(销)。数(道)到松杉残日里,春深立马望华桥。”且勿提括号里的字因版本不同的差异,只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而论,着实是上乘之作。总体风格有二王遗风,显米芾笔意,融王铎气息,酣畅淋漓,激情奔放。寄风骨于毫芒,溢功力于字外。再看篇章布局,跌宕起伏,收放有度,浑然天成,贯豪气于一统,跃神采于九天。

试曾问,若没有对书法艺术的真知灼见,何以能融古通今、完善自我?若没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毅力,何以有执坚披锐、得心应手的技艺?有诗相赠:书法贵新奇,传承是根基。师古能化我,摒俗当自立。

二、金声玉振  非同凡响

 前人曾云,书法艺术是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无言的

诗。通览中国历代经典法书,如同吟读恢宏壮丽的史诗,观赏摇曳多姿的舞蹈,欣赏五彩缤纷的画图,聆听如歌如泣的音乐……。大凡评判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势必以书法艺术的本质为基点,品鉴他的艺术元素、艺术内涵、艺术境界、艺术追求等等。反之,那些信手为笔,聚墨成形,千字一面,落于俗套的书作,则无艺术价值可言。

再观李冰先生的书法,就给人金声玉振、非同凡响的感觉。他有壁立千仞的奇险,又有海纳百川的宽博;有温润如玉的优雅,又有点石成金的奥妙。


以他的竖幅大中堂行草书为例,本幅书写的是唐人卢纶《晚次鄂州》一诗:“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叶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此幅佳作整体布局潮起潮落,动静结合;云卷云舒,变幻无穷。就用笔、结体而言,翻绞使转,纵横自如;俯仰呼应,奇侧多变。正如古人所云:“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观其书作恰与诗意相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解其意,如释其怀。可见李冰先生不是在单纯写字,而是在传递诗人触景生情的心声,故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这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试曾想,若没有积学储宝、酌理富才的修炼,如何能达到文以载道、书以焕彩的艺术境界?若没有梦马汗泉、朝兢夕惕的拼搏,何以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精品佳作?以诗为赠:书尚逸雅韵,人贵精气神。浑然成机杼,妙哉得天真。

三、博学强艺  弘毅致远

 大凡从艺研书者一致认为,艺道一体、人书合一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和目标。正如清人刘载熙《书概》中所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也就是说,书品如人品,艺术作品最能体现作者的才识学养、品质涵养、性情修养和精神风貌等,这就是从古以来书法艺术的人格象征论。或者说,一个名副其实的书法家,首先应该是文人、学者。

我所了解的李冰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书法家。他博学强识,才华横溢。我曾不止一次地听过他的书法讲座,讲《书法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不执讲稿而滔滔不绝,一讲就是三个小时。对各种书体的起始源流、发展变化、成败兴衰,讲得头头是道;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书家、经典碑帖如数家珍,而且有实有论、有典有故,深入浅出、丰富有趣。这足以见证他虔诚好学、执着勤奋的敬业精神和学术积累。


再来欣赏他的书法,以竖幅行草书《辛稼轩·青玉案·元夕》为例。辛弃疾的这首词是写元宵节以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孤独悲愤和苦苦寻觅知己的渴盼心情。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述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有的三个历程,也就是人生三大境界,以此首词经典之句为第三最高境界。而李冰先生深悟其妙,书写时融入己意。用笔轻重有度,节奏分明,似“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既彰显了书法艺术的传统功力,又寄托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对书法艺术苦心痴意的孜孜追求。


再看李冰先生的“戏墨”榜书,“戏”字立盾执戈,威武传神;“墨”字涨墨飞肆,雄浑率意。左上方嵌以三行小字,书前人联语:“绕砚龙香晴戏墨,隔帘莺语晓催诗。”词联互补,赋予新意;大小对比,相映生辉。落款“步云簃李冰”,浓墨潇洒,画龙点睛。这都体现了李冰先生文心雕龙而不事造作,豪放雄肆而不谬风雅的艺术品质。

试曾问,若无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积累,焉有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成果?若无殚诚竭虑、弘毅致远的追求,焉有天人合一、独领风骚的前景?最后还是以一首小诗为赠:书法尚意境,字里藏性情。狂放王者气,儒雅君子风。

辛丑年正月廿日

于羲之艺术馆  砺石斋

李岩选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副主席、学术委主任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山东办事处工委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山东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